我的購物車

快速報價可來圖加工
購物車0

最新加入的商品

您的購物車中暫無商品,趕快選擇心愛的商品吧!
掃描

年終盤點:2015中國機器人發展現狀淺析

2016-03-03 瀏覽量 1844

????????201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正在爆炸式擴張。全國已有40多個“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2000余家機器人公司,已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機器人公司數的總和。過去的一年,除了安川電機與美的成立了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和一家服務機器人公司之外,還有日本納博特斯克與上海機電合作、英國SMD公司與南車旗下的南車時代合作、瑞士HOCOMAAG公司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合作。
????????從機器人密度看中國工業機器人存在巨大增量空間。機器人密度是指平均每萬名工人對應的機器人保有量。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3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最高的韓國達到437。中國的相關產業規劃是預計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體系要具備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8至10個產業配套集群,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由此估算出的2015-2020年行業復合增速超過30%。
????????abb、庫卡等世界機器人公司,都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它們大多隨著全球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而迅速成長為巨頭。因此,在目前對機器人需求量最大的汽車產業,它們與汽車廠商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關系—如此行業性的合作積累,似乎是國產機器人企業難以追趕的。

????????國產機器人應該尋求差異化競爭,從四大家族未進一步發覺、占領的陣地中尋求突破,因為這同時也是國產機器人優勢所在的陣地,例如汽配3C、五金、輪胎等行業。同時,近年來國內外機器人廠商紛紛布局3C市場,預計2016年均會大力推廣3C市場產品,競爭將逐步加劇。
????????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格局已呈現出群雄逐鹿的局面,以四大巨頭等為代表的外資巨頭為加速本土化布局,開始采取下調產品價格的策略,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留給國內機器人企業的市場空間一直不多。在外企紛紛通過本土企業使得自己更加適合中國市場生態的同時,國內大小企業也在紛紛搶灘。
????????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分別戰略注資145億日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SBRH擁有全球首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產品“Pepper”。
????????傳統機器人在3-5年內面臨著轉型,新一代機器人可能在未來10年內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主流,像微軟、谷歌、Facebook等新興的科技公司,則獲得了一個入局的機會—今后的機器人產業,也許不再是四大機器人公司,而是這批新興互聯網企業。
????????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國產機器人產值規模達到16.4億元,2015年需求量為6.5萬臺,市場占比提高至15%,產值增速達55%。其中,中型負載、輕負載的機器人增速會比較快。
????????但在2016年,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這種情形將有所變化。原因主要是整個制造業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2013年到2015年引進的這些機器人有很大一部分在工廠里面并沒有被及時消化,所以在2016年,會有一個增速下降的過程。
????????盡管市場爆發、合作層出不窮,但國內企業在對機器人巨頭的技術追趕上,鴻溝仍然無法跨越。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有2.2萬件專利申請,而中國不到6000件,且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國產機器人需要從幾個方面突破技術難題。第一個是本體,本體中有機械加工、裝配、檢測、互換等方面需要突破,這是本體本身要做的。第二是共性技術,包括抖動、振動、噪音、密封、工藝包等;第三是接口技術,現在有相當一部分還是要靠組裝,機跟電的接口,硬件與軟件的接口,軟件與軟件的接口;第四是軟性技術,包括標準、通信、仿真和離線編程等。
????????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瓶頸難破,嚴重制約著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崛起。機器人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在工業機器人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減速器,占比33%-38%,伺服系統占比20%-25%,控制器占比10%-15%。
????????借助外部力量加快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是現階段不錯的一個選擇,比如美的集團、上海電氣他們都不斷走向國際,與國外企業合作、并購等,實現跨越式發展。
????????國家政策亦在不斷釋放。2015年底,《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草案已經完成,正在修改完善。為了引導機器人產業由大變強,《規劃》還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加強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能力、推進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示范、建立完善機器人的試驗驗證和標準體系建設等。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